企業之間競爭的意義(解讀競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發布日期:2022-09-21??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商業競爭的真正意義在于最大化地攫取利潤,而不是打敗競爭對手或者從對手那里搶生意,商業競爭的內涵就是爭奪利潤,就是圍繞攫取產業價值而展開的激烈角逐。”
——邁克爾波特
在商業世界,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競爭。競爭無處不在,如影隨形,無法逃避。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劃時代名著《物種起源》中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揭示出競爭的基本法則。
古典經濟學的代表,英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亞當·斯密首先系統地提出了自由競爭理論。他認為,競爭的實質就是自由競爭,競爭者尋求超額利潤的動力是競爭不斷產生的基本原因。
他還認為,一種商品供給的減少會使價格提高,原因就在于買主之間的競爭會抬高價格,同樣,供給增加,賣主之間的競爭就會使價格下降。他明確提出,競爭者的數量增加會提高競爭的強度。
在紛繁復雜的商業社會里,人們對于競爭的理解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人贊美競爭,認為競爭是實現經濟增長與繁榮的重要道路;有的人懼怕競爭,認為競爭是導致一損俱損、玉石俱焚的毀滅性力量。什么是競爭?競爭的本質是什么?如何才能建立競爭優勢?
競爭:建立正確的思維
通俗的理解,競爭就是優勝劣汰。強者得以保存和發展,弱者被淘汰和滅亡,這就是競爭的本質和普遍規律。競爭這種優勝劣汰的根本屬性使得它既是一種激勵機制,又是一種淘汰機制。作為淘汰機制,它使失敗者失去競爭目標,需要得不到滿足。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里這樣解釋戰爭的本質,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我們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戰爭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不能僅僅消滅敵人的物質力量,更重要的是摧毀敵人的精神力量。
戰爭就是一個你死我活的幸存者的游戲,與戰爭不同,在商業上,人們對競爭的理解存在很多的誤區。由于市場的高度分化和細分,不可能只剩下一家企業去統治市場,仍然會寄生很多的中小企業,大家服務的客戶不同,提供截然不同的價值。
競爭的真正意義不在于打敗對手,而在于贏利!
企業應該選擇一條與眾不同的競爭之路,而不該為了爭做最好而競爭,公司可以突出特色作為競爭的目的,這一觀念的核心是價值,要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
首先,要建立正確的競爭思維。確保競爭優勢,未必是成為最好的那個,也未必是成為占有市場份額最多的那個,但一定是盈利能力最強且具有可持續性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