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溢價會計分錄(解釋股票溢價買入是好是壞)
發布日期:2022-10-08??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資本溢價是如何產生的?
答:1、補償企業未確認的自創商譽
一個企業從創立、籌建、生產營運,到開拓市場,構造企業的管理體系等,都會在無形之中增加企業的商譽,進而增加企業的財富。但是在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下,出于會計計量上的不確定性和會計穩健原則等的考慮,企業不能夠確認自創的商譽,新投資者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投入資本,以補償原投資者在自創商譽收益權方面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新投資者投入的資本,會超過其按投資比例在實收資本中所擁有的部分,從而產生溢價。
2、補償原投資者享有的權益
相同數量的投資,由于出資時間不同,其企業的影響程度不同,由此而帶給投資者的權利也不同,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有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另外,為了補償原投資者的權益損失,新投資者如果需要獲得與原投資者相等的投資比例,就需要付出比原投資者在獲取該投資比例時所投入的資本更多的出資額,這樣就產生了資本溢價。
3、企業重組活動中所產生
在企業重組活動中,新投資者為了獲得對企業的控制權,為了獲得行業準入、為了得到政策扶持或者所得稅優惠等原因,也會導致其投入資本高于其在實收資本中按投資比例所享有的份額,從而產生資本溢價。
資本溢價的定義是什么?
答:《企業會計制度》中《第四章所有者權益》第八十二條規定: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等。資本公積項目主要包括:
(一)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
(二)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三)接受現金捐贈,是指企業因接受現金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四)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的資本公積,企業按其持股比例計算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五)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于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后,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企業應按轉入金額入賬;
(六)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七)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準備項目轉入的金額。債權人豁免的債務也在本項目核算。
同時《企業會計制度》中《第四章所有者權益》第八十條規定:投資者以現金投入的資本,應當以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作為實收資本入賬。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企業會計制度》
資本溢價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投資人的投入資本超過其注冊資本的數額。該項差額是按投資人的出資額與其在新增注冊資本中應占的份額數的差異計算的。在企業創立時,出資者認繳的出資額全部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實際收到或者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超過其在該企業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在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遇到企業重組并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時,相同數量的出資額,由于出資時間不同,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在創立時投資,不但投資風險性很大,而且資本利潤率很低,而新加入的投資者既避開了產品試生產,開辟市場的風險,又享受了企業經營過程中業已形成的留在收益。所以,為了維護原有投資者的權益,新加入的投資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資者的出資額,才能取得與原投資者相同的投資比例。其中,按投資比例計算的出資額部分,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大于部分應記入"資本公積"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