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合計是什么意思(最簡單的財務報表怎么看)
發布日期:2022-10-19??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大家都知道會計財務報表包括了四張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01
各報表內的勾稽關系
資產負債表中,資產(負債)合計=流動資產(負債合計)+非流動資產(負債)合計,資產合計=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合計;
利潤表中,營業利潤=收入、收益類項目-成本、費用、損失類項目;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現金流量表中,主要為三項現金流量活動,即經營活動、籌資活動、投資活動;各項活動“小計”等于上列項目的合計;凈額等于“流入小計”-“流出小計”;
所有者權益中,將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項目由豎向變成橫向,逐項分析由年初金額如何變成期末余額,并根據分析結果進行填寫;
一般大家對前面三張表比較熟悉,所有者權益不怎么用到,做會計的對這樣表有種天生的恐懼感,其實也只是作為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的補充,多填幾次就知道怎么回事;
下面才是本篇文章的重點,各報表直接的勾稽關系如何呢?
02
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之間勾稽關系
實際審計工作過程中,資產負債表幾乎能夠保證資產=負債+所有權益;而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不符合勾稽關系時有發生。具體的勾稽關系如下:
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的變動,簡化來說,在不考慮股本變動的情況下,實際上就是來源于公司的凈利潤,公式表示如下:
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股本、資本公積的增加+凈利潤-分配的股利
審計多年,發現容易出現問題的是,會計根據課本學到的知識,將上期審計調整分錄做在當期,并且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而以前年度損益并非利潤表科目,導致勾稽不上。建議企業將審計調整分錄反結賬做在上期,或是直接做在未分配利潤科目,沒有必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03
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額勾稽關系
假設,企業現金、銀行存款均不存在受限的情況,那么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的增加金額就等于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流入凈額。
此外,如果存在應收賬款整體增加,即應收賬款增加金額+預收款項減少金額>0,那么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就會小于利潤表營業收入*(1+適用的稅率)
其實,現金流量表與財務報表附注,存在多項目勾稽關系,簡單的四張表勾稽關系存在差異。
04
資產負債表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勾稽關系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大家在日常報送報表時候很少用到,所以對這樣表的印象比較模糊。其實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更多的像是對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額補充;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各項目的年初金額、期末金額需要與資產負債表中的保持一致;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一)綜合收益總額”需要和利潤表中“六、綜合收益總額”核對一致。隱藏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之外的股利分配金額需要在該表中進行反應。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更像是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勾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