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記賬法的例子(簡述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
發布日期:2022-11-22??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剛畢業時,做了三年審計咨詢的工作,不想一直以四大狗的標簽賣體力。偶然機會,轉身跳入股權投資的坑,目前在坑里已經吃土好多年。
總體上這些年的工作是在財務口的,搬過很多磚,踩過不少坑,也算是對財務有了一些通俗的、實踐性的甚至錯誤的理解。因此將這些理解和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建立一個系統的框架,也許對別人有用。
四大的每一個人必考cpa,就算偶爾有人例外沒考,但他也對cpa了解極為清楚。因為在國內cpa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財務成長路徑,我們從cpa開始。
01問題所在
cpa中最難的肯定是會計,因為會計是一個獨立的體系。cpa會計課官方教材的第一章會介紹這些東西:
"會計是用來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透明度,規范企業行為"
"會計信息要有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重要性等等",對還有"可比性、及時性、實質重于形式"等等等。。。。
"會計要素是資產、負債、權益、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會計計量要以可變現凈值、公允價值等計量"
"財務報告應包含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之類的"。
介紹這些東西用了將近二十頁的篇幅!看完這些你會有什么感覺。我當時看完第一感覺是,不知道重點在哪兒,它想要表達什么。工作中要是這么給老板匯報工作,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寫書的人真不把出錢的讀者當老板。
第一章中提到的,信息要有可靠性、相關性。。。。。。這很廢話,這是我默認的也是絕大部分腦子正常的人默認的,還用得著這么長的篇幅講。類似的,持續經營,實質重于形式。財務報告是哪幾張表構成的,好吧。
設想一下,我要給你介紹個男朋友或女朋友,我跟你說了二十分鐘基本情況,可是就是不知道他身高體重,驚喜不。
第一章的整體內容,對學習過會計的人來說,是廢話,會很高興很快看完20頁書了,完成一個小目標。對零基礎的人來說,什么狗屎玩意,說的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作者到底要鬧哪樣。總體上,它跳過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理解會計體系的最基礎最重要的概念——復式記賬法/借貸法記賬,第一章沒有講,后面的所有章也沒有講。同時,權責發生制和實質重于形式也表述的很浮夸,很懷疑書的作者理解這兩個概念嗎。我們現在來分別推演一下。
要說復式記賬法,就得先說會計是做什么的,怎么來的,為什么感覺會計好難?
02準確的講會計是一個記流水賬的過程,不應該有其他高級解釋!
中學的時候在學校里面住,每個月家里面大概給160元的零花錢,這時候我的筆記本從后面翻開,會有這樣的記錄:
9月1日,食宿費:120元
9月2日,筆跟筆芯:1.5元
9月5日,辣條一包:0.5元
……
9月15日,書1本:25元
9月28日,小浣熊一包:0.5元
到9月底了,我數了一下鎖在箱子里面的錢,一看還有6元。然后拿出筆記本算了一下,也是6元,說明沒有丟錢,也知道都花在哪里了。萬事大吉!
這時候設想,有一位跟我一樣習慣的父親,他也在記賬,但是記錄下來的卻有可能是這樣子的:
年底還剩的錢:200000元
1月收到工資:+10000元
1月柴米油鹽:-3000元
?1月衣服出行:-2000元
2月收到工資:+10000元
2月柴米油鹽:-3000元
2月購買衣柜:-6000元
2月購買汽車:-100000元
……
12月收到工資:+20000元
12月購買衣服:-10000元
12月購買廚具:-1000元
年底這一天,這位父親看一眼賬本大概會知道:嗯,今年賺了13萬,吃喝花了多少,還多出來一輛車,多出來幾個柜子,幾個鍋碗,還剩多少錢。然后他想下一年大概還能賺多少錢,家里需要添置做什么,需要多少錢,需不需要在哪里節省點兒。上面的那個流水記錄就能滿足他的需求了。這個記錄很好,萬事大吉!
我們的想象可以再美好一些,如果是個大戶人家趙員外,家里有礦,開著大企業,這個時候趙老板聘請小白記賬,該怎么記錄呢,可能就是這樣子的:
1月老板投入現金:100萬元
1月發工資:10萬元
1月買車:10萬元
1月買設備:20萬元
1月買桌子:3萬元
2月發工資:10萬元
2月采購原料:5萬元
2月賣產品:7萬元
……(記錄n多條)
然后到年底了,趙老板來問小白,今年錢花哪兒了,還剩下些什么東西,都從哪里賺錢了?
這時候小白拿出自己記錄的上萬行記錄,絕對會一臉懵逼,這tm問的什么鬼問題,怎么可能知道。
小白花三天時間理清楚之后,可能會這樣跟趙老板說:今年我們原來有100萬,買原料花了300萬,賣產品得到500萬,然后還買了些桌椅文具,他們現在還能用,分別有五臺機器、三個桌子、50個椅子、10盒筆、五臺打印機、3個辦公室、10包a4紙……等等一大堆。
然后趙老板這時候就知道該怎么辦了,大概知道下一年買什么原料,生產什么,也大概知道桌椅文具機器設備需不需新購置。這時候也算是萬事基本大吉!
但是,事情需要發生一些變化。某個小白或者一群小白的同伴們,經過多年實踐,他們開始這樣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