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賬準備計提分錄處理(新手會計明細賬怎么記)
發布日期:2022-10-20??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導讀】:計提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會計分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讓資產價值更接近市場的現行市值,而不至于高估于資產的總規模。當然企業也會利用這點來計提這些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空間的。下文會對此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僅供參考!
計提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會計分錄
以壞賬準備為例:
計提的壞賬準備是記在貸方的,所以這個賬戶是貸方增加,借方減少。記在借方的壞賬準備,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核銷壞賬,比如有一筆壞賬出來,要核銷,會計分錄: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
第二種情況是賬面上的壞賬準備余額,超出了計提的壞賬準備的數額,需要沖減壞賬準備,會計分錄
借:壞賬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比較壞賬準備與存貨跌價準備異同點
壞賬準備是指企業對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備抵賬戶。壞賬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款項。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各項應收款項可能發生的壞賬,對于沒有把握收回的應收款項,應當計提壞賬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用于核算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如由于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并計入存貨跌價損失。簡單的說就是由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原成本,而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相同點:a.兩個賬戶都是基于會計的謹慎性原則而合理估計資產的未來可變現凈值。二者都體現了會計的客觀性原則、穩健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等。b.在計提壞賬準備或者跌價準備之后,如果二者的價值回升,比如收到了已經計提壞賬的應收賬款、存貨的市場價值重新提高等,減記的金額都應當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壞賬準備或者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
不同點:a.壞賬準備反映的是企業對應收款項作出的合理預計,而存活跌價準備核算的是對存貨的穩健處理,兩者核算的對象不同。b.二者的考慮因素和前提條件不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賬齡、對方的經營情況、信譽及償債能力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存貨的保存現狀、市場價值走向、替代品等因素。c.二者的計提方法不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發“等;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比較明確單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第十五條的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整體上來說,企業財務會計在計提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會計分錄時,其實是計提減值準備是不可能進行避稅或者減稅的。因為稅法規定處理應收款項可以稅前列支0,5%外,其他的減值都是不可以進行稅前列支的。